万企帮万村 我们在行动

发布日期:2016-10-13 15:25:48   作者 :企发中心    浏览量 :3675
企发中心 发布日期:2016-10-13 15:25:48  
3675

  

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主办,全国工商联、国务院扶贫办、中国光彩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“万企帮万村”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在湖北黄冈召开。我集团罗董事长特邀出席本次活动,并围绕产业精准扶贫作了重要发言:

 

推进产业扶贫 实现共同发展

 2006年以来,我们开源集团和浏阳河集团在国务院扶贫办和全国工商联、中国光彩会的指导和帮助下,将产业扶贫帮困的重点,放在武陵山片区、和贫困的“老、少、边”地区,以党建互帮为切入点,以自然村为实体,以合作社为纽带,以旱杂粮产业为载体,以市场为主导向,探索民营企业产业扶贫的帮扶模式,帮助贫困地区群众生产致富同时,也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。10年来,共投资3亿多元,实施项目21个,注册合作联社1个,专业合作社23个。产业带动以武陵山片区为主的湖南、重庆、江西、四川等省、16县29个自然村、2万多农户脱贫致富,其中,属国家扶贫“建档立卡”贫苦村19个,贫苦户1862户(已脱贫617户),已资助建设学校6所。公司员工接对帮扶贫困学生1426名(已毕业工作679名),直接扶助贫困家庭763户。

 具体做法:

 1、制定产业帮扶规划。2006年7月,成立产业帮扶小组,由我任组长,集团高管和经理为成员(后增加对接帮扶村的支部书记为成员)。制定集团产业帮扶的10年规划和年度计划,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和档案,产业帮扶规划到村、到户、扶贫助学精准到人。使产业扶贫、帮困助学与集团的产业发展融为一体,形成了制度化、常态化。

 2.实施全面帮扶行动。全面帮扶,我们以党建为突破口,与帮扶村建立起党建互帮互助机制。我们党委与17个帮扶村结成对子,出资支持其建立党员学习活动室,联合开展党员教育和远程技术学习活动,帮助培养致富人才,支持发展集体经济,增强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本领。结合我们的优势,抓好四项重点工作:一是从观念上引导。经上级党组织批准,选派公司高管担任帮扶村党支部第一书记,吸纳村干部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,组织村民到我们公司实地参观,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,树立脱贫致富信心。二是从技术上支持。出资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种养户集中培训,组织技术服务团队到田间、地头和项目点开展巡回技术服务,发放技术手册,指导农户按标准生产,加强科学种养,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。三是从人才上培养。通过党建互帮互助,新技术推广和服务,参与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管理,将企业的市场、营销、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影响干部和农户,培养了创新型干部、新型农民和种养大户。对贫困学生,资助他(她)们完成学业和就业,关注其成长。四是从就业上帮助。经常到贫困地区招聘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学生,对有务工意愿的农民让其参加集团岗前培训,提高他们的技能技术,助其就业增加收入。

    3.探索产业帮扶模式。2007年来,我们积极参加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“万企联万村”活动,在国务院扶贫办和全国工商联指导下,将企业的优势与贫困地区资源结合起来,探索合作共赢、共同发展“五个一”整村带动的模式。即:“结对一个行政村,组建一个合作社,培植一个产业,帮助一批贫困户,兴旺一块经济”,具体做法:一是联办公司。2006年我们与慈利县象鼻嘴村的合作,我们以资金、技术和管理入股,村委会和村民以土地、实物入股,成立了“开源•象鼻嘴农业开发公司”,组织村民发展种养业,年收购农产品价值超过400万元,仅此一项,村民年户均增加收入2000多元。自2006年实行产业帮扶以来,村民收入由2006年人年均收入2400多元,增长到2015年的10450多元,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。二是组建专业合作社。我们浏阳河农业集团以产业为依托,在武陵山片区和革命老区湖南的古丈、花垣、慈利、平江和重庆秀山、四川美姑县等地组建了2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,入社农户1万多户,产业带动农户2万多户。发挥专业合作社“桥梁”、“纽带”作用,集团实行统一发放种子、统一技术培训、统一生产标准、统一技术服务、统一收购产品“五统一”,对有一定技能和基础、愿意扩大规模的种养户从资金、技术上重点扶持,已培育种(养)大户200多个,强化了帮扶示范效应。三是结合“产业连片扶贫”,投资3亿多元兴建产业示范园和杂粮研发产业园,将扶贫产业集中连片,持久发展。四是联合7家科研院所和70多家企业、合作社,发起成立“湖南省旱杂粮产业商会”,提高产业扶贫的规模化程度。五是成立基金直接帮扶。成立了“感恩慈善基金”和“党员奉献基金”,实行产品销售“两分钱扶贫工程”,骨干员工“一对一”直接帮扶,逐户量身定制脱贫致富的计划,找准项目,从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给予一对一帮扶。

4.实现产业扶贫“多赢”。我们体会:实施产业扶贫,企业要有信念、出实招,也要有势力,才能为扶贫攻坚作出贡献,才能使扶贫事业、农民脱贫致富、发展实现企业“多赢”。我们根据武陵山区的自然环境和条件,专注发展旱杂粮产业,形成了从育种种植、收购仓储、研发、销售产业链,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集群。我们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成立了浏阳河豆类产品研发中心,拥有发明专利23项,商标和知识产权56项;选(育)种基地8000多亩,种植基地45000多亩,研发出6大类60多种产品,受政府委托首创湖南杂粮种植标准8个、绿色产品8个,拥有国际标准化的饮料、粉、面、油、酱五条生产线,产业的集聚和带动效应不断增强,开源集团成为公众品牌企业,浏阳河集团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,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,全国“旱杂粮产业十强”和湖南省“农业产业十强”,去年在“新三板”挂牌上市。

    2013年,全国工商联和国务院扶贫办确定集团为“武陵山片区扶贫重点联系企业”。全国政协、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、国务院扶贫办、全国工商联,在对集团三次调研基础上,于2015年3月1日和7月6日两次以“研究报告”形式,对集团产业扶贫模式给予肯定,集团产业扶贫模式入选“社会扶贫典型案例”和现代农业“龙头企业社会扶贫的典型”,并向全国推介。

十年来我们先后获评全国“招工扶贫先进企业”、“社会劳动保障先进集体”、荣获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。2011年我们党委获得“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”殊荣。2014年,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、扶贫办和全国工商联又授予集团为“中央国家机关等单位定点扶贫先进集体”和“社会扶贫先进集体”光荣称号。

这次会议后,我们认真学习和落实汪洋副总理等领导指示,更加珍惜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、扶贫办、全国工商联、中国光彩会肯定与鼓励,更好地将扶贫攻坚任务与企业发展“同频共振”,为扶贫攻坚、全面小康胜利作出新的贡献。

rdquo
扶贫
产业
友情链接
Copyright © 2022 浏阳河集团有限公司
技术支持:浏阳河网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